Copyright ?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備13020921號
隨著盛夏的驕陽,又到一年畢業(yè)季。畢業(yè)既是相遇的開始,又是告別的鐘聲。那些既是“過來人”又是“出頭人”的畢業(yè)致辭,它們濃縮著致辭者的多年經驗感悟,是簡單而又耐得住反復咀嚼的安身立命之理。
法學名師羅翔在中國政法大學畢業(yè)會上的即興致辭值得深思。他開門見山地表示:“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風順,但我覺得這不現實?!背1蝗苏J作理想主義者的他,拋出一個問題:在順勢時可以堅持的原則,逆勢時是否還要堅持,以及如何堅持?
羅翔認為,拋棄原則獲得的成功,將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。他援引紀伯倫語,指出這世間有兩種痛,一種是野心還沒實現的痛苦,還有一種是野心成就后的無聊,很多人都困在兩種痛苦里雙向切換。他又以孔子以例,直言無論君子還是小人,都有可能遭受厄運,但二者的區(qū)別在于,小人會隨時改變原則,但君子會守住他的原則。
“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們的理想,這不是我們的問題,是世界的問題。不容然后見君子?!闭娴挠赂沂菍α忌频膱猿?,真正帶給我們寧靜的是內心的原則,大學生作為即將真正進入社會的青年,無論遇到何種事,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,在紛紛擾擾的社會堅守自己內心的原則,無論走了多遠,也別忘記來時的路。
越來越“出圈”的畢業(yè)致辭,固然有互聯網傳播的“加持”,但更重要的是其內容本身。一些畢業(yè)致辭之所以會“走紅”,恰是因為觸動人心,致辭者的諄諄教誨無論是對于即將畢業(yè)的學子還是公眾都是人生難得的感悟。
在中國科學院大學2023年度畢業(yè)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,校長周琪院士發(fā)表畢業(yè)致辭,談到了不久前去世的微電子所研究員黃令儀老師。他講道:為了盡快解決國家芯片“卡脖子”問題,黃令儀年近八十依然堅守在“龍芯”研發(fā)中心,尤其提到黃老師那句“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,就是匍匐在地,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”,他一度哽咽。
周琪院士希望國科大的畢業(yè)生,能以老一輩優(yōu)秀科學家為榜樣,從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,奔著最緊急、最緊迫的問題去,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。
無獨有偶,在西安交通大學2023年畢業(yè)典禮上,王樹國校長的脫稿演講沖上了熱搜,校黨委書記盧建軍撐起雨傘,走到王校長身后,在場師生歡呼致敬,這一幕令無數網友感動。
在這場畢業(yè)典禮上,王樹國校長說“隨著各項新技術層出不窮,出現了若干新賽道,它們決定著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發(fā)展進程,學子們應具有家國情懷,勇敢面對挑戰(zhàn)”。
“新征程,民族之復興談何容易,大國博弈、技術封鎖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干擾,但是我們不能停下腳步,我們沒有別的路可走,只有大膽地前行,就像今天這場風雨一樣來吧,無所謂!”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。新時代的青年人更要肩負起國家富強、人民幸福的重任。畢業(yè)致辭不僅僅只關乎小我,更關乎國家的未來,青年人要緊扣時代脈搏、關切社會現實,站穩(wěn)人民立場,將個人小我融入祖國、人民的大我,展現青年擔當。
教育,從來都不局限于書本和課堂上的知識傳授,而是如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:“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,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?!睆倪@個意義上說,“畢業(yè)致辭”不僅體現了大學的人性化、大格局、教育理念的革新,也是對畢業(yè)生們上的最好一課。
畢業(yè)生們期待能從這“最后一課”中,聆聽師長輩的人生經驗和理想信念,得到母校的祝福和期許,踏上嶄新的人生征程;社會也期待畢業(yè)致辭中能表達出大學的精神、品格、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。
而與這種“宏大”愿景相向而行的是,畢業(yè)生和公眾也越來越希望,畢業(yè)致辭能夠真正走進青年的內心,更能理解青年人在未來人生道路的糾結、遺憾,讓青年在畢業(yè)致辭當中獲得一些勇氣從而大步走向人生的曠野。
Copyright ?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備1302092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