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pyright ?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備13020921號
教育入學“一件事”實施以來,各地高度重視、認真落實,以“高效辦成”為總牽引,結合本地實際,圍繞提升服務能力,在積極探索優(yōu)化教育資源配置新模式、為特殊群體提供定制化服務等方面持續(xù)發(fā)力,切實解決群眾關切問題,為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招生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,家長和群眾的滿意度顯著提升。
綿陽市
綿陽市認真落實國省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決策部署,圍繞“教育入學一件事”,加強組織領導,創(chuàng)新探索學位共享模式,不斷優(yōu)化服務,促進教育公平。
一是組織領導促公正。制定并實施《綿陽市教育入學“一件事”實施方案》,統籌推進全市招生工作一體化管理,統一招生時間、招生原則、招生平臺、招生秩序及信息采集標準,確保招生工作高效、有序開展。定期組織召開協調會。推動解決招生報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50余條。強化資料審核環(huán)節(jié)監(jiān)督檢查,重點檢查學校資料審核情況,及時發(fā)現糾正將預防接種證明等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,將學前教育經歷、計劃生育證明、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列入必要材料的情況。
二是特色服務顯溫度。創(chuàng)新推出雙胞胎(多胞胎)綁定搖號模式,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搖號錄取過程中,家長可申請綁定搖號,即雙胞胎(多胞胎)子女中一人被學校錄取,另一人自動默認為被同一所學校錄取,解決了家長線上重復申報、多頭接送等問題。2024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共登記76名雙胞胎綁定搖號。涪城區(qū)在全省率先推行“大學區(qū)管理”改革,通過優(yōu)化教育資源配置,實現學位全區(qū)共享。將全區(qū)公辦學??茖W劃分為城南、城北、城西三大學區(qū),在確保每個學區(qū)適齡兒童少年優(yōu)先享有本學區(qū)學位的基礎上,將多余學位作為共享學位,供其他兩個學區(qū)的適齡兒童少年選擇。2024年,共享學位近1000個。
三是全程監(jiān)督保公平。全面推行“全省系統”公開搖號機制。通過明確搖號基本規(guī)則和具體操作流程,確保招生工作規(guī)范有序。搖號過程全程公開透明,邀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招生學校教師代表、紀檢監(jiān)察部門、教育部門以及家長代表等多方主體現場參與,共同監(jiān)督搖號全過程。搖號結果當場公布,并由公證處工作人員全程見證,確保搖號結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。通過教育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搭建便捷的溝通橋梁,并依托“12345”政務熱線,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每年定期參與政風行風熱線值守,現場解答群眾疑問,主動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。
眉山市
眉山市深入貫徹落實“教育入學”一件事,以“家長少跑路、學生入好學”為目標,通過提供幫助報名暖心服務、高效協同復核服務、針對特殊群體精準服務,在服務形式、服務質量上持續(xù)優(yōu)化升級,切實解決入學難題,提升群眾滿意度。
一是做好宣傳指導,營造良好氛圍。開展“入學辦理進園區(qū)”活動,組織2000余名黨員教師深入各小區(qū),面對面為學生家長解答招生政策,現場解決系統卡頓、資料上傳困難等問題,協助完成學區(qū)匹配、入學登記,成功指導3500余學生完成“一站式”入學登記。開設“校園開放日”,積極對接社區(qū)、村社網格員,收集學生及家長相關信息,主動邀請學生和家長提前入校了解教學環(huán)境、辦學理念和育人舉措,招生組教師集中解答網上申報流程及學區(qū)學位疑慮,現場預審戶籍、房產、社保等申報資料,回應家長關切,全市共有3000余名新生家長受邀入校參觀。
二是優(yōu)化服務內容,提升報名質效。嚴格遵循數據保密原則,建立“牽頭部門召集—部門聯動審核—結果及時反饋”的復核響應機制,通過線下比對方式與住建、人社等部門合力完成報名材料真實性與準確性復核,教育入學“一件事”實施以來,復核時間縮短3天,累計發(fā)現160例申報材料有誤案例。開發(fā)輔助報名微信小程序,集成學校精準匹配、招生政策動態(tài)更新、學校聯絡方式一鍵獲取等功能,助力家長輕松完成入學申報,截至2025年2月累計服務家長20萬人次。
三是提供定制服務,護航特殊群體入學。委托軍分區(qū)、人民武裝部直接收集審核現役、烈士、因公犧牲等軍人子女身份信息等入學資料。根據軍人類型,為其子女提供自由擇?;蚓徒雽W等就讀方式,安排專人一對一指導入學申報流程,確保順利入學。2024年全市248名軍人子女順利入學。主動聯系市委組織部等部門,根據市委、市政府創(chuàng)新推出的“眉州英才”劃分標準,提供英才子女身份信息提前審核,及時反饋并指導報名流程等服務,確保英才子女入學優(yōu)待政策全覆蓋,2024年共20名高層次人才群體子女享受入學優(yōu)待。
雅安市名山區(qū)
雅安市名山區(qū)以有效減輕學生家長報名負擔為目標,提高幫辦代辦服務能力,助力“教育入學一件事”提質增效。
一是整合資源,提升服務專業(yè)性。整合轄區(qū)教師、青年志愿者、網格員等多方力量,組成“茗心助理團”服務隊伍,邀請資深教師做好政策解讀和實際操作培訓,建強服務隊伍能力。以村(社區(qū))“婦女兒童之家”主陣地,引入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者,搭建“心靈驛站”,針對入學焦慮和家庭教育提供專業(yè)指導服務。截至2025年2月,已為1052名家長提供幫辦服務,為23個家庭提供心理輔導。
二是拓寬渠道,提升服務便利性。與12345政務熱線建立協作機制,定期梳理更新常見問題,優(yōu)化知識問答庫,確保及時、準確回應學生和家長各類咨詢。針對異地監(jiān)護人等特殊需求,通過電話、微信等方式提供遠程協助,幫助完成線上信息采集、結果查詢等事項。截至2025年2月,累計解答入學相關問題411個,成功遠程指導323名學生完成報名。在教育部門設置教育入學“一站式”服務點,依托鎮(zhèn)(街道)便民服務中心和村(社區(qū))便民服務站,同步設立招生入學“就近辦”直通點,構建起區(qū)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“教育入學一件事”服務體系,方便群眾就近辦理入學手續(xù)。
三是精準服務,提升服務溫度。為特殊群體量身定制了個性化服務,確保每一位兒童都能享受到公平、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。比如,針對家庭困難、隔代撫養(yǎng)、單親家庭等特殊情況的留守兒童,主動上門,幫助辦理入學登記,并做好教育引導和情緒疏導工作,幫助排解不良情緒。2024年以來,已為121名留守兒童提供上門入學登記服務。對于殘障兒童,根據殘疾程度,提供隨班就讀、特殊學校就讀和送教上門等方式,定期跟蹤學習和身心健康,營造健康的讀書和成長環(huán)境。截至2025年2月,已幫助27名殘障兒童辦理隨班就讀入學登記,21名兒童進入特殊學校就讀,并為42名特殊群體學生提供“送教上門”服務。
(來源:教育廳;侵權請直接聯系刪除)
Copyright ? 2017 四川眾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備13020921號